2006年砝碼計量檢定規程 本規程替代JJG 99-1990砝碼計量檢定規程和JJG273-1991工作基準砝碼檢定規程。本規程2006年09月06日發布,2007年03月06日實施,從發布之日到實施有半年的過渡期。 本規程實際上是OIML R111(2004)版的中文譯本,前部分砝碼的準確度等級、質量范圍、質量允差、檢定方法、測量的循環次數、誤差控制、不確定度評定均來自OIML R111-1(2004),后面表格和砝碼的形狀圖均來自OIML R111-2(2004),只是根據我情,增加砝碼的檢定記錄和計量檢定證書的格式,珊除際建議中不適合于我情的部份。 本規程所列各等級砝碼的質量范圍見表所示,其最的質量范圍為1mg至5000kg,實際使用時不受該范圍限制,可上下任意擴展。 三、術語和定義 1. 名詞術語 P2 a.(體積)磁化率( ):種介質改變磁場的能力。通俗地說是砝碼改變(或影響)別人的能力。 b.()磁化度(M):表述材料物體,如砝碼,在沒有外界磁場中磁性狀態的參數。物體的磁性在其周圍的空間產生不均勻的磁場,因此對周圍其它的物體會產生磁力。通俗地說是砝碼抵抗別人改變(或影響)的能力。 2. 規程中采用的符號 P3 注意常用的符號和區別于1990年規程的符號。 四、計量性能要求 1. 檢定及后續檢定的最允許誤差 除了附錄G中的特例和1.3.9的專用砝碼以外,其它各準確度等級的砝碼,檢定、后續檢定折算質量的最允許誤差不應于表1中的要求。 2. 非標砝碼的最允許誤差 使用中的砝碼,或與儀器配套使用的砝碼,若其質量標稱值在表1中沒有,可用表1中已有的質量標稱值累計得到;其質量允許誤差的值亦為對應的最允許誤差值之和。 表中沒有的非標砝碼,可用表1中已有的質量標稱值累計得到的,而不是內插法計算出,該砝碼的允許誤差的值亦為對應的最允許誤差值之和,但累計的個數應最少。如F2等級的250g砝碼,其最允許誤差應為F2等級的200g砝碼的最允許誤差3.0mg和F2等級的50g砝碼最允許誤差1.0mg之和為±4.0mg,最允許誤差的有效位數按最砝碼有效位數保留。而不是兩個100g砝碼和個50g砝碼最允許誤差之和±4.2mg 。 3. 擴展不確定度 在規定的準確度等級內,任何個質量標稱值為m0的單個砝碼,其折算質量的擴展不確度,U(k=2),應不于表1中相應準確度等級的最允許誤差值的三分之,即 。 4. 折算質量 4.1 檢定的折算質量 在規定的準確度等級(E1等級砝碼除外)內,任何個質量標稱值為m0的單個砝碼,檢定時,折算質量mc與砝碼標稱值m0的差,正值不能過最允許誤差值 的三分之二,負值的值不能過最允許誤差值 的三分之:  
4.2 后續檢定的折算 后續檢定中,如果具體限定了最允許誤差的單個砝碼,則折算質量mc與砝碼標稱值m0之差的值不能過最允許誤差的值 減去擴展不確定度: 
修理(維修)后砝碼的質量控制,按檢定要求。 4.3 增砝碼的折算質量 新生產的和修理后的增砣(含標準增砣),除符合上述關系外,檢定時其折算質量還應符合下述關系式: 其折算質量修正值必須為正值。
5. 表1外的砝碼的最允差和擴展不確定度 5.1對于小于1mg的砝碼的最允許誤差和擴展不確定度,為相應準確度等級中1mg砝碼質量允許誤差和擴展不確定度。如:F1等級1mg砝碼的質量允差為0.020mg,其擴展不確定度為0.006mg,則F1等級0.5mg、0.2mg、0.1mg甚至更小的砝碼,其質量允差和擴展不確定度分別均為0.020mg和0.006mg. 5.2對于于5000kg的砝碼的最允許誤差,為相應準確度等級中100kg砝碼質量允差的m0/100倍,其擴展不確定度為其質量允差的1/3。如:個M2等級的100kg的砝碼,最允差為16g,那么20tM2等級的砝碼,其最允差為:16g×20000kg/100=3200g,其擴展不確定度為:3200g/3=1066.7g。 - 檢定周期的穩定性
砝碼的周期穩定性不于1/3MPE。 對證書上有修正值的砝碼,計算其修正值的標準偏差來考核該砝碼的周其穩定性。 對證書上不給修正值的砝碼,簡單的評估其穩定性的方法是:只要它是個符合其準確度等級的的砝碼,其質量的變化范圍就應在其相應的最允許范圍之內。另種方法是:用個穩定的砝碼在定的時間內,自行對正值的砝碼行多次測量,計算出每次測量結果,再按有修正值的砝碼的形式行穩定性考核。 五、通用技術要求 該部份括砝碼形狀、砝碼結構、砝碼材料、砝碼磁性、砝碼表面狀況、砝碼調整、砝碼表面標記和砝碼盒及砝碼標牌,詳見2006年規程 六、計量器具的控制 - 檢定項目 P13之7
砝碼的檢定分為檢定和后續檢定,各等級砝碼的檢定項目如規程P13中表8所示。對E等級砝碼和使用地點處于海拔880m以上的F1等級的砝碼,必需測量其實際體積,行空氣浮力修正。福州的海拔高度為88.4m。 2. 檢定室環境條件及設備 P13之7.2 在檢定實例中講。 3. 衡量儀器的選擇 P14之7.2.2 在檢定實例中講。 - 標準砝碼的選擇 P14之7.2.2
在檢定實例中講。 七、砝碼的檢定 P14之7.3 1. 檢定前的準備 2. 表面粗糙度檢查 3. 折算質量的檢定 4. 檢定結果的處理 5. 檢定周期 八.對原等、二等砝碼的處理 P52 附錄G 1. 在本規程實施之日起的兩年內,對原等、二等砝碼按其折算質量值、磁性指標和表面粗糙度這三個指標行次性分類。原則等砝碼套E2等級,二等砝碼套F1等級,若達不到,則分別往下套為F1等級和F2等級。 2. 分類后二次檢定又達不到所分類的級別的,給予報廢。 3. 已分類的砝碼,個別砝碼質量差,允許按其折算質量的實際值使用。但若是個別砝碼的磁性指標達不到要求,則整套砝碼均要降級。 
|